众所周知,三国杀不仅拥有正面技能,负面技能同样是武将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为了平衡武将强度或符合历史背景,部分武将被赋予了独特的负面效果。随着武将整体强度的提升,某些武将身上的负面效果如今显得颇为可笑。
伏完便是其中之一。由于其在早期“铜雀台”活动中推出,技能模板与同期4血1技能武将相似。设计师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:三国杀中手牌与装备的价值不尽相同。伏完发动技能后,往往会被对方拆光装备,成为任人宰割的对象。伏完在实战中几乎等同于4血负收益武将。
曹彰也是出于类似原因,在“一将成名”时期被设计师“削弱”。当时,英姿特权仅限于标准包周瑜,因此设计师为曹彰设计了一个负面版的英姿——多摸一张牌,则不能出杀;多出一张杀,则必须弃一张牌。尽管曹彰经过多次技能调整,但其强度仍无法达到正常武将水平,负收益技能模型或许是根本原因。
OL版孙邵也是一名负收益武将。乍看之下,其技能既能多摸牌,又能多用牌,看似全面。实则不然,孙邵的摸牌伴随着巨大的负面效果——孙邵及目标角色手牌数大于体力时,必须弃两张牌。如此一来,孙邵摸2弃4,毫无疑问是个负面技能;至于多用牌的技能,只有弃牌堆没有同名牌时才能发动,近乎鸡肋。
最令人意外的是,手杀界程普也成为了一名负面技武将,甚至比原版更加负面。当界程普使用疠火变出火杀时,每打出2点伤害,便流失1点体力,伤害越高流失越多;相比原版仅在造成伤害时流失一点体力,界限突破可谓高下立判。程普使用火杀的目的往往是为了打高伤害,这样的界限突破反而不如原版。
上述武将中,一部分是三国杀早期技能设计保守的产物,但即使是近年来,官方仍然推出了一些类似的负收益武将。客观来说,这些武将即使去掉负面效果,强度也不会失衡。至于技能设计师为何执着于此,导致这些奇葩武将的诞生,恐怕只有他们自己能解答了。
感谢您的阅读,本期内容到此结束。如果您喜欢,欢迎关注我们,我们下期再见。